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道契
全晋文
道契又名僧契姓傅,北地泥阳人姚兴以为僧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普德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普德字慈云
姓傅氏,大兴人也。
母贾氏,慈心爱物,茹素奉佛。
生子三,长次皆以痘殇,德最小尤钟爱,及痘发,复濒于危,乃虔心祷佛,愿度为僧,竟获安。
九岁礼药王奇峰为师,未入寺而峰寂,因从同参长者学经典。
寺有塾师,教授童蒙,日就正之,兼诵儒书,颇解文义。
年十九,始祝发。
道光二十五年冬,登潭柘山秉尸罗于西峰
由是亲近善友,栖息禅堂,精研毗尼,举止威仪,昕夕无懈,众以清才目之。
后膺维那,充收掌,和辑僧伽,权衡出入,秋豪不爽。
复擢引礼,至教授羯磨。
二十年间,备𠪾辛勤,尤以谨慎小心,不昧因果为本,故一生廉介自持,不宝珍玩,不茍财利。
尝曰:“珍奇异物,人之所欲,远之则无害。
仁义道德,人之所尚,行之则致祥。
吾辈身登戒品,当力除贪嗔,勉修梵,庶报佛恩耳。
”翊教寺海然,察其功行,知为法门砥柱,以所得敕封阐教禅师达天理祖衣卷付之,为贤首宗三十四世,达天第五传也。
自得法后,益加策励。
同治六年,为众推举,继席岫云,倡导清修,法侣云从,食指恒逾二千,法喜之盛,异于曩日。
每念梵宇倾圯,风雨飘摇,游众往来,无所栖止,于是先立刹竿,以壮观瞻,次修斋堂以供僧饭,继而东西诸殿,南楼禅寮,左右廊庑,方丈、静室,上则舍利塔、大悲殿,外则龙潭观音洞少师室,阙者补之,旧者新之,金碧辉煌,参天耀日。
其他则有黎园奉福寺,城内翊教寺,皆下院也,并严藻绘,蔚为大观,二者尤以奉福为香火出纳财产总汇之区。
每当秋月春风,游客往来,檀越憩息,得信宿之安,免奔驰之劳,人多便之。
普德幼性颖异绝伦,双眸炯炯如晓星,言笑不苟,素喜事佛,虽在尘俗,常默默端坐如僧伽,识者知为再来人。
事母尤孝,所得䞋资,悉以供养,不使年老有所缺乏。
既居丈室,更持平等,六时行道,一意念佛。
法眼所照,职事得人,故能兴废起衰,所作皆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智訚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智訚字雪关
姓傅氏上饶人
龀龄舍身,遍习经论,便解文义。
稍长读《坛经》“火烧海底”句,心大疑之,往参博山,山示以船子藏身语,默究久之。
偶见槽厂拽磨,忽磨鼻脱去有省,作偈呈山,山曰:“子可参禅也。
”一日指衲衣令作颂,援笔立成五颂,山曰:“汝偈固佳,但风骨大露,须知宗门语句,如满口含冰,不曾道著水字。
”复曰:“子根太利,须是死却全心始得。
再拜受教,即闭关六载。
中悬大镜,对之趺坐,才觉业识心动,便指摘镜中人,久之收放自然。
作《雪关歌》,山见之,击节称善,乃为启关。
壬申,曹能始观察,请开法当山,解制上堂,曰:“九十日期(今)已满,闭门作活事(如何?
)不曾捏杀猕猴子,重叠山关未易过。
[ 据《雪关和尚语录》为“九十日期今已满,闭门作活事如何?
不曾捏杀猕猴子,重叠关山未易过。
”]大抵末法禅期,真参罕遇。
纵他意树抽枝,未见心花成片。
虽然如是冷冷,岂无一粒豆煼?
有不跨石门,扶持祖风者乎?
如无,且向芦花深处宿,月明穿过钓鱼台
”未几示寂,建塔。
博山亦能诗咏,天镜岩云:“扁秘灵奇久,鸿濛忽启藏。
岩呑江雾白。
泉洒洞门凉。
镜可容天面,窗惟贮月光。
道人何所见,一鸟过沧浪
”惜多佚亡。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䂮晋 346 — 415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出傅氏。
浔阳人也。
晋河间郎中令遐之元子也。
少师弘觉法师
止长安大寺
游青司樊沔间。
通六经。
究三藏。
持律严甚。
姚苌姚兴所敬。
罗什入关。
僧尼多过愆。
患之。
议置僧主
以领之。
下书曰。
大法东迁
于今为盛。
僧尼浸多。
宜设纲领。
宣授远规。
以济颓绪。
䂮法师早有学誉。
晚以德称。
可为国僧主
僧迁为悦众。
法钦慧斌为僧录
给车舆吏力。
侍中秩。
传诏羊车各二人。
迁等颁赐有差。
大允时望。
弘始七年
敕加亲信。
仗白身从。
各三十人。
僧正之职自始也。
持身甚俭。
而说法无怠。
殁于大寺
寿七十。
僧䂮
姓傅氏
北地泥阳人
晋河间郎中令遐之元子也。
少出家止长安大寺弘觉法师弟子。
亦一时法匠。
初从受业。
后游青司樊沔之间。
通六经及三藏。
律行清谨能匡振佛法。
姚苌姚兴早挹风名素所知重。
及僭有关中深相顶敬。
既崇信三宝盛弘大化。
建会设斋烟盖重叠。
使夫慕道舍俗者十室其半。
童寿入关。
远僧复集僧尼既多。
或有愆漏。
曰。
凡未学僧未阶。
苦忍安得无过。
过而不劾过遂多矣。
宜立僧主以清大望。
因下书曰。
大法东迁于今为盛僧尼已多。
应须纲领宣授远规以济颓绪。
僧䂮法师学优早年德芳暮齿。
可为国内僧主
僧迁法师禅慧兼修。
即为悦众。
法钦慧斌共掌僧录
给车舆吏力。
侍中秩传诏羊车各二人。
等并有厚给。
共事纯俭允惬时望。
五众肃清六时无怠。
至弘始七年敕加亲信伏身白从各三十人。
僧正之始也。
躬自步行。
车舆以给老疾。
所获供恤常充众用。
虽年在秋方。
而讲说经律勖众无倦。
弘始之末卒于长安大寺
春秋七十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灵询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人
渔阳人俗姓傅
少年出家,博学群籍。
善文章,工书画。
魏末,为并州僧统
北齐初,卒于晋阳,年六十九。
有《成实论注释》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渔阳傅氏。
童丱出家。
无所师授。
即能以成实论涅槃经删注行世。
后依光公十馀载。
研究备至。
而微旨密意。
罔有凝滞。
虽博通群籍。
而擅业维摩
兼有疏记。
至迁京漳邺。
游历燕赵。
化沾四众。
然尤爱书画篇什文笔之华。
美容貌。
善风仪。
辞辨雅净。
听者无倦。
初为国都统
末为并州僧统
齐初卒于晋阳
时年六十九矣。
释灵询
姓傅氏
渔阳人也。
少年入道。
学成实论并涅槃经。
穷其幽府。
又于论中删要两卷注而释之。
盛行于世。
后弃小道崇仰光公。
晓夕研寻十有馀载。
纤旨秘教备知通塞。
虽博知群籍。
而擅出维摩
兼有疏记。
至迁京漳邺。
游历燕赵化沾四众。
邪正分焉。
而书画有工颇爱篇什。
文笔之华时所推举。
美客貌善风仪。
词辩雅净听者无挠。
初为国都。
魏末为并州僧统
齐初卒于晋阳
时年六十九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赞元北宋 ? — 1086
禅师名赞元
字万宗
婺州义乌人
双林傅大士之远孙也。
三岁出家。
七岁为大僧。
性重迟。
闲靖寡言。
视之如鄙朴人。
然于传记。
无所不窥。
吐为词语。
多绝尘之韵。
特罕作耳。
年十五游方。
石霜
慈明禅师
助舂破薪。
泯泯混十年。
慈明南岳
又与俱。
及殁葬骨石于石霜
植种八年乃去。
兄事蒋山心禅师
殁。
元继其席。
王初丁太夫人忧。
读经山中。
与元游如昆弟。
问祖师意旨。
不答。
王益扣之。
曰。
公般若有障三。
有近道之质一。
更一两生来。
恐纯熟。
王曰。
愿闻其说。
曰。
公受气刚大。
世缘深。
以刚大气。
遭深世缘。
必以身任天下之重。
怀经济之志。
用舍不能必。
未平。
以未平之
持经世之志。
何时能一念万年哉。
又多怒。
而学问尚理。
于道为所知愚。
此其三也。
特视名利如脱发。
甘澹泊如头陀。
此为近道。
且当以教乘滋茂之。
可也。
王再拜受教。
熙宁之初
王入对。
遂大用至真拜。
贵震天下。
无月无耗。
未尝发视。
客来无贵贱。
寒温外无别语。
即敛目如入定。
客即去。
尝馔僧。
俄报火厨库。
且及潮音堂。
众吐饭苍黄。
蚁窘蜂闹。
啜啖自若。
高视屋梁。
食毕无所问。
又尝出郭。
有狂人入寺。
手刃一僧。
即自杀尸相枕。
左右走报。
交武于道。
白下
群从而归。
过尸处。
未尝视。
登寝堂危坐。
职事者侧立。
有以处之。
而敛目如平日。
于是稍稍隐去。
卒不问。
王弟平甫
豪纵于人物。
慎许可。
即悚然加敬。
问佛法大意。
元复有难色。
平甫固请为说。
曰。
佛祖无所异于人。
所以异者。
能自护念耳。
岑楼之木。
必有本。
本于毫末。
滔天之水。
必有原。
原于滥觞。
清净心中。
无故动念。
危乎岌哉。
甚于岑楼。
浩然横肆。
甚于滔天。
其可动耶。
佛祖更相付授。
必丁宁之曰。
善自护持。
平甫曰。
佛法止于此乎。
曰。
至美不华。
至言不烦。
夫华与烦。
去道远甚。
而流俗以之。
申公论治世之法。
犹谓为治者。
不至多言。
顾力行如何耳。
况出世间法乎。
元丰之初
王罢政府
舟至石头。
夜造山拜坟。
士大夫车骑。
填山谷。
王入寺。
已二鼓。
出迎。
一揖而退。
王坐东偏。
从官宾客满坐。
王环视。
所在。
侍者对曰。
已寝久矣。
王笑之王。
结屋定林。
往来山中。
又十年。
稍觉烦动。
即造相向。
默坐终日而去。
有诗赠之。
其略曰。
不与物违真道广。
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
足迹如空我得寻。
人以为实录。
元祐之初
曰吾欲还东吴。
促办严俄化。
王哭之恸。
塔于蒋陵之东。
平甫状其行碑山中。
赞曰。
舒王尝手题其像曰。
贤哉人也。
行厉而容寂。
知言而能默。
誉荣弗喜。
辱毁弗戚。
弗矜弗克。
人自称德。
有缁有白。
来自南北。
弗顺弗逆。
弗抗弗抑。
弗观汝华。
唯食己实。
孰其嗣之。
我有遗则
予读此词。
知其为本色住山人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赞元字普宗一字觉海姓傅氏义乌人也。
为双林傅大士之裔,三岁出家,七岁为大僧,受具足。
年十五,游远方,造石霜,见慈明圆,乃曰:“好好著槽厂去。
赞元作驴鸣,明曰:“真法器也。
”请为侍者
二十年后,阐法苏台天笔龙华白云,兄事蒋山心公。
心没,江宁府帅请居宝公道场,提振宗要,诸方推服。
丞相王安石重其德望,奏赐章服。
安石致仕,结庐定林山中,与之萧散林下,清谈终日。
元祐元年九月示寂,安石痛哭,为造塔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可周唐末至五代 ? — 9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6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常州晋陵人俗姓傅
出家于本州建元寺。
唐僖宗时,至江西云表讲《法华大疏》,颇得深趣。
昭宗初,回台越之间。
乾宁四年,于台州松山寺讲疏,节为《评经钞》五卷。
后梁乾化二年,至杭州龙兴寺传法,为吴越王钱镠所钦重,加号精志通明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傅氏
晋陵人也。
蚤年依建元寺出家。
性姿勤敏。
遂往豫章
禀法华慈恩疏于云表法师
日就月将。
说臻渊奥。
乃戾止台越。
以利益群众。
梁乾化二年
杭州龙兴寺开演。
黑白骈集。
武肃王钱氏。
两浙
命居西关之天宝堂。
周因昼夜讲说不替。
曰夜为鬼神。
其可已乎。
自是或每见物扈卫其旁云。
复有巫降神者。
久不降。
顷之附巫曰。
吾随诸大神。
听法西关天宝堂。
故迟耳。
王闻而加敬。
赠周金如意钵紫衣。
号精志通明大师
天成元年
终于观音院
尝著钞一卷。
解宣律师法华经序。
今无复存。
释可周
俗姓傅
晋陵人也。
出家于本部建元寺。
循良厥性切问于勤。
友生勉之曰。
非其地树之不生。
豫章经谓之江论谓之海。
胡不往请业乎。
感其开导挈囊达彼。
云表法师盛集穷法华慈恩大疏。
日就月将斡运深趣。
昭宗初自江西回台越之间。
命其启发。
梁乾化二年杭州龙兴寺召开演。
黑白众恒有半千。
两浙武肃王钱氏。
于天宝堂夜为冥司讲经。
鬼神现形扈卫。
往往人睹焉。
尝有祭铜官祠神巫氏。
久请不下。
后附巫曰。
吾随从大神去西关天宝堂听法方回
武肃王闻而郑重。
赉周中金如意并钵紫衣一副。
加号精志通明焉。
天成元年终于观音院本房。
乾宁四年戾止台州松山寺。
讲疏阙钞。
遂依疏节成五卷。
曰评经钞。
音训五帖解宣律师法华序钞一卷。
行于浙之左右。
弟子相继不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玄朗唐 673 — 7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754 【介绍】: 唐僧。
乌程人字慧明
俗姓傅
九岁出家。
后至光州从岸律师受具足戒。
博览经论,尤精《涅槃经》。
曾从天台宗慧威学《法华》等经,又依恭禅师重修观法。
隐居左溪岩,世称“左溪尊者”。
有《法华经科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字慧明
姓傅氏
其先浦阳郡人。
自江夏太守拯避地江左
遂占藉婺之乌伤
梁大士翕之六世孙也。
母葛氏梦。
乘羊车行虚空中。
寤有妊。
逮产笑而不啼。
甫九岁即出家。
依师诵竺典。
日能覆习七纸。
如意元年。
五月十九日。
诏度配居清泰寺。
弱冠依岸律师受具于光州
学贯毗尼。
后于经论。
无不研究。
而尤善涅槃。
稔闻天台宗旨之妙。
乃诣东阳天宫寺
慧威师止观法门。
遁迹左溪岩中。
世因以为号。
发愿期生兜率。
尝于寺之殿壁。
缋观音宾头卢像。
偶焚香敛念。
辄感五色神光。
观者群拥。
时有盲狗。
每至则长嗥宛转于地。
怜之为忏悔。
仅旬浃狗双目竟明。
优游丘。
壑。
诲饬徒众。
日不怠。
疏衣粝食。
四十馀年。
无小变。
且使弟子禀灵营构屋庐。
缮治像设。
复砖累二塔。
而所居之规抚益。
备。
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九日
以微疾终。
春秋八十二。
僧夏六十一。
灵舆塔之岩中。
其平生所著。
法华经科文二卷。
以付弟子道宾慧徒法源神邕守真。
道遵道原清辨等。
释玄朗
字慧明
姓傅氏
其先浦阳郡江夏太守拯公之后。
曹魏世避地于江左
梁大士翕之六代孙。
遂为乌伤人也。
母葛氏初妊梦乘羊车飞空蹑虚。
而觉身重。
自兹已后荤血恶闻。
殆乎产蓐亦如初寐。
觉后心轻体安。
婴儿不啼唍尔而笑。
九岁出家。
师授其经日过七纸。
如意元年闰五月十九日敕度配清泰寺。
弱冠远寻光州岸律师受满足戒。
旋学律范。
又博览经论搜求异同。
尤切涅槃。
常恨古人虽有章疏。
判断未为平允。
往在会稽妙喜寺
印宗禅师商确秘要。
虽互相述许大旨未周。
天台一宗可以清众滞。
可以趣一理。
因诣东阳天宫寺慧威法师
禀承括州智威
时传徐陵后身灌顶师之高足也。
亲附之不患贫苦。
达法华净名论止观禅门等。
凡一宗之教迹研覈至精。
后依恭禅师重修观法。
博达儒书兼闲道
无不该览。
虽通诸见独以止观以为入道之程。
作安心之域。
虽众圣继想而以观音悲智为事行良津。
游心十乘谛冥三观。
四悉利物六即体遍。
虽致心物表身厌人寰情捐旧庐志栖林壑。
唯十八种十二头陀。
左溪岩。
因以为号。
独坐一室。
三十馀
麻纻为衣粝蔬充食。
有愿生兜率宫必资福事。
乃构殿壁。
缋观音宾头卢像。
乃焚香敛念。
便感五色神光。
道俗俱瞻叹未曾有。
此后或猿玃来而捧钵。
或飞鸟息以听经。
时有盲狗来至山门。
长嗥宛转于地。
悯之焚香精诚为狗忏悔。
不踰旬日双目豁明。
至开元十六年
刺史王上客屈出山暂居城下。
辞疾仍归本居。
厥后诲人匪倦讲不待众。
一郁多罗四十馀年。
一尼师坛终身不易。
食无重味居必偏厦。
非因寻经典不然一烛。
非因觐圣容不行一步。
其细行修心盖徇律法之制。
遂得远域沙门邻境耆耋拥室填门。
阳夏阴弗召而自至也。
其寺宇凋弊。
乃指授僧灵禀建其殿宇。
形像累二砖塔。
缋事不用牛胶。
悉调香汁。
天台之教鼎盛何莫由斯也。
一日顾谓门人曰。
吾众事云毕年旦暮焉。
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九日薄疾而终。
春秋八十有二。
僧夏六十一。
置塔于岩所。
生常撰法华经科文二卷。
付法弟子衢州龙丘寺道宾。
净安寺慧从。
越州法华寺法源神邕
常州福业寺守真。
苏州报恩寺道遵
明州大宝寺道原。
婺州开元寺清辩。
龆年慕道志意求师。
不踰三年思过半矣。
行其道者号左溪焉
第其传法号五祖矣
禹山沙门神迥著乎真赞矣。
系曰。
观其唐世已上求戒者。
得自选名德为师。
近代官度以引次排之。
立司存主之。
不由己也。
朗之求戒不其是乎。
如是师资相练恩义所生。
脱临事请为则喻同野马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善入
善入
傅姓
世居定海
大蓬因法师
见而异之。
淳祐十一年
从半山彬公受具戒。
游诸方。
辨解究诣。
客东掖山。
著教家四书。
据会执约。
不以文字溺泥。
指画勤恳。
从者乐其易简。
佛光法师
居上竺。
提其徒悉使出门下。
于时有善良者。
师相讲习。
各植立不肯和附。
师与良议曰。
师大蓬
兄能嗣之。
愿再拜以伺。
良后嗣圆觉顽空。
而师卒能昌大蓬
始典谒南明
后首教坐。
主赭山东皋。
世忠。
其说以角立为大病。
支离为末流。
泛不溢词。
约不厓绝。
禅人士子。
咸倾仰之。
兴仆复侵。
安众靡懈。
至大中
宣政院
慎采选勿阿意贪倖。
集议者曰。
南湖缺席。
舍师孰能。
遂以昔日所传授者。
深省。
密启空假破。
建一性明静。
而互议交毁。
讫忘于言。
大蓬果有闻于世。
崇本担志。
师于是有成焉。
大者如是。
其见于修植。
施于人事。
不复著也。
锡号慧观弘教法师
自号曰秋虚
延祐中
示寂。
为僧六十三期。
年七十有八。
师讷若不能言。
聆其坐讲。
则汪洋罔极。
秉行洁清。
癯容俨修。
粹然古德。
有足兴起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悟宗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悟宗姓傅氏闽人也。
出世学道,苦行精进。
万历间,结茅于鼓山之凤池,深山峭谷,人迹罕至。
每当中夜,风凄露冷,有声呦呦啁啁,似蛩似鹿,若泣若诉。
悟宗持诵《华严》,了无恐怖。
久之见光荧荧,自前峰飞来,至庵而止。
时或散作金光数百道,朗耀烛天,如是数数。
乃依不光处迹之,披榛五里许,得石,穿石披土,土尽而得洞。
其上而小者为海音洞,下而广袤如覆钟如削玉者为白云洞
洞前空青隆起为佛头岩,岩石稍平者为说法台,台傍为潭,所谓三潭九井之一也。
而石之仰者为钵,立者为杖,皆以形似名之。
登洞则日月亏蔽,云霞从足底起伏,江流如带,沧海若污。
无诸城郭隐见烟中,一蚁垤耳。
悟宗性行超凡慧心独运,鸠工蒐材,创立寺宇。
而同时有善卜者,伽蓝神凭焉,言应如响。
于是远近云集布舍,物力毕具,金像绀垣,香厨精舍,不日而成,矗然林表。
然下视绝崖,殊难攀跻,则又凿石千武,县梯万仞。
起于平地,为三天门,蛇屈而登,跨龙背渡,吼雷湫,印月潭,踰金刚石数百级,至化龙桥,观瀑布如线,散入,桥下天梯矗云峨峨然。
王懋复太史为题“白云洞天”。
初有巨石横亘洞前,下临绝壑,石工相与谋曰:“此石凿断,我辈且齑粉矣。
”因释工而卧,夜分大声轰然,如天地崩烈,岩谷震动,众惊视,石已断矣,以为神感云。
悟宗后居郡之罗山,有法海寺,为势家所夺。
且一甲子,历数主矣。
悟宗为引法曲谕,顿令檀越发心舍宅还寺,不及三载,金碧珠林,焕复旧观,护教宏法,愿力尤深。
长乐谢肇浙为碑文,并题三绝。
白云洞》云:“白云不生灭,古洞无开闭。
僧卧云亦还,风吹岩际。
”《海音洞》云:“法海本无音,空洞自䆗窱。
谁为大知识,凿此浑沌窍。
”《三天门》云:“鸟道蟠石罅,危梯不可度。
下有面壁僧,上有通霄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